檢討日常生活中的菩提心
節錄自「發菩提心」/道證法師講述
《華嚴經》上說:“忘失菩提心,修諸善法,是名魔業。”意思是我們若忘失了菩提心,即使修各種的善法都會變成折磨身心的事,甚至變成障礙我們成佛的魔業。因為忘失菩提心,就等於是車子一出門方向就錯了,方向一錯那麼越勤奮、開越快離目標就越遠,這樣的開車當然只是折磨而已。所以我們必須隨時檢討,到底自己的身口意是順菩提門或違菩提門。
下面就舉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。有一天,甲、乙、丙三位蓮友要到丁的家共修,丁想到他們三個人遠道而來,就事先沖泡了家中最好的茶葉,又擔心他們肚子餓,炒了一盤自己種的花生,炒得香噴噴的準備要請客。
其中,甲這位蓮友是老人家,他一坐下來看到丁端出茶和花生就皺著眉頭說:“我沒有牙齒不能吃花生,我胃也不好不想喝茶。”
乙是一位年輕人他趕緊說:“我不口渴啦,你不用忙啦,我很怕吃花生,怕臉上會長青春痘,你不要請我吃花生。”
丙一看到丁所做的,就合掌向丁行禮說:“阿彌陀佛!真感謝你慈悲,事先就辛苦為我們炒了這麼香的花生,花生代表花開見佛悟無生,你花生炒得真漂亮,連一粒都沒焦黑,可見你炒的時候非常專注用心,你好意的茶就像八功德水,我們快來供養佛、供養法、供養僧、供養一切眾生,一人喝一杯,同向西方飛,我們吃了會很有力氣念佛,同生極樂國,永遠歡喜度眾生。”丙講完就笑眯眯開始吃起來。像這樣的例子,在日常生活中俯拾皆是。提這些瑣碎的事做什麼呢?就是要來作借鏡,檢討菩提心,檢討自己的起心動念和言談行為是隨順或違反菩提門。
首先我們以例子中的甲來做借鏡檢討。甲一看到茶和花生不合他的意,就把阿彌陀佛丟一邊兒去,他的心只想到自己沒牙齒又胃不好,身表現出來的是緊皺著眉頭、不高興的臉色,口又說出只顧自己的話,一點都沒有體會到丁那方面的好意和辛苦。而且他只想到自己愛與不愛,沒有體諒別人的好心好意,這就是尊重自己勝過尊重別人,依照祖師教我們的方式來檢討,像甲這樣心念一動、話一出口就違反菩提門,等於是一出門方向就錯了。假如我們有像甲這種情形,就要特別注意改進。
接著再用乙作個借鏡來檢討。乙說:“我不口渴啦,你不用忙了。”這是常可聽到的客氣話。但是我們必須瞭解,如果丁還沒有泡茶,我們不忍心他太忙碌辛苦,是可以這樣說的,如果他已經泡好了再這樣說,就是沒有體諒他的好意,而只有想到自己的立場,意思變成——我又不會口渴,你泡茶只是白忙一場,毫無必要。這也是沒有尊重別人,大家將心比心,換個立場看看,如果是自己事先就好意準備老半天要請客,客人卻這樣說又不肯吃,我們心裏會有什麼感受呢?另外,乙又說“我怕吃花生臉上會長痘子”,就叫丁不要勸他吃,這樣的表現也是只想到自己的身心——怕長痘子、怕臉不好看,並沒有體會別人的身心為我們所付出的辛苦,也沒有體諒人家不忍心我們挨餓的好意。所以乙的話也只是注重自己,完全沒有想到恭敬、供養他身心。依照祖師教我們的原則來檢討,又是一樁違反菩提門的事。假如我們日常生活都是用這種心態待人處事,那念佛就只是口念,心和佛是不相應的。修行人若用這種心、說這種話,就是走錯方向、越偏越遠。大家都知道會發出綠豆芽的一定是綠豆,如果用一堆小麥殼想要發出綠豆芽是不可能的,倘若平常種的都是違反菩提的因,卻想求得無上菩提的果,那也是絕對不可能的。不要小看平常的每一件小事,每一件事當中的用心、言語、行為都是我們的因,對未來的果報都有影響,也都關係著會不會往生西方、會不會成佛。
接著再以丁作為借鏡檢討自己。丁,他的發心是要恭敬供養他人,也真不惜成本又賣力,用心炒花生、又泡上等的好茶,這應該是比較隨順菩提門的。但是他沒有事先瞭解朋友的需要,到底什麼才適合,他沒想到,老人家沒牙齒嚼不動花生,也不瞭解朋友是不是都適合喝茶,其實花生隨時可以磨碎搗成粉,茶葉也可以換成白開水或果汁,只要有一份柔軟的體貼,隨時都可以變通。但丁沒有預先用智慧瞭解對方的狀況。我們說過,菩提心是智慧、慈悲和願力結合的心,缺乏智慧就不夠圓滿,雖然原本是好意,也有願力,又費力地做出來,結果卻有人因無法受用而皺眉頭,若要勉強人家受用,可能又令人難受而不合慈悲拔苦予樂的本意。丁因為沒有先恭敬、瞭解別人,只依照自己的心意去做,結果就無法真正供養他人的身和心,而不能完全順菩提門。
或許,有人聽到這裏會想:“啊!連請人家吃花生、喝茶都得這麼麻煩,瞭解這麼多,還得要檢討菩提心哪!”的確,在修行當中,不但請吃東西要發菩提心,甚至連大小便也要發菩提心。讀過《華嚴經 · 淨行品》的人就知道,佛說:“大小便時,當願眾生,棄貪嗔癡,蠲除罪法。”就是說連大小便也要發菩提心,發好願,願一切眾生都能將心中的貪嗔癡丟掉,將所有的罪法都驅除乾淨。假如你不想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,而打算留在娑婆世界做個沒有人緣的凡夫,那當然沒話講了。假如你想到西方,就必須發菩提心、行菩薩道,當然要隨時檢討改進,不能嫌麻煩,不但是請客做菜得順菩提門,做大大小小的事都要順菩提門,心念電波發射出去才能射入佛的功德門,如果沒有瞄準就會射到別的頻道去、又搞六道輪回。
菩薩得學習瞭解眾生才能度眾生,還要不斷提升能力、克服困難,這是不能嫌麻煩的。《無量壽經》上提到,從前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時,他對人都很謙卑柔軟,先去恭敬請問人家的意思,尊重奉事眾生,經上說:“先宜誠問”。他的心很柔軟,就像水,進入方的杯子就變成方的,進入圓的杯子就變成圓的,處處順眾生的需要來度眾生。佛的心也沒有我相,就宛如雲彩,隨意自在變化、遍滿虛空,讓眾生清涼,隨意化雨,滋潤大地。他不會想:“為什麼要我先尊重你啊?我愛怎樣做就怎樣做,合不合意是你的事我才不管那麼多呢!”佛也不會說:“我一向都習慣這樣,哪里知道他是那樣。”有這些想法,就是被傲慢心綁住了、被自己的習氣綁住了,不能開發出佛性的光明。凡夫的心就像冰塊,冷冰冰又硬梆梆,不知轉變、不會流通又不能順人意。凡夫都很喜歡堅持,“我的個性本來就是這副樣子,我就是最行的啦。”這就是堅持“我相”,好像定形的一塊冰,不肯溶化成水。若碰到別的冰塊就格格不入,在互相碰撞中又容易受傷。可以說硬梆梆反而不堅固。其實我們學佛就是學習將內心的冰溶化為水,將業障的冰溶化為功德水。業障和功德實在只是冰和水的差別而已。如果瞭解道理就可以把業障變成功德。若不瞭解,那麼,即使本來想做功德,也會變成業障。
下面,再以丙這位蓮友作為借鏡來檢討。丙一看到丁所做的,就念“阿彌陀佛”,很快將心電波發射到佛的頻道。而且又向丁和掌行禮,修“十大願王”第一大願:“禮敬諸佛”。眾生就是未來佛,禮敬眾生就是禮敬諸佛。同時,他又馬上體會丁的慈悲和辛苦而表達感謝。這就是實踐“地持菩薩戒”第三十四輕戒:接受人家的恩惠必須報答謝恩。他用感恩的心和言語來恭敬供養對方,並慰勞對方的辛苦。當他看到丁的佈施,就隨喜稱讚,稱讚他的慈悲和炒花生的專注用心,這就是修“隨喜功德”、“稱讚如來”,照“十大願王”來修行,用佛法供養大家。在吃東西之前,他也沒忘記先“供養佛、供養法、供養僧、供養一切眾生”。這是實行第三大願:“廣修供養”。另外,丙在喝茶之前,就提醒大家“一人喝一杯,同向西方飛”,喝茶也不忘往生的願力。同時修《觀經》所說的“三福”——“勸進行者”:勉勵大家“花生代表花開見佛悟無生”,勸發上品的願。他認為“吃了會很有力氣念佛,同生極樂國”。他懂得將吃東西這件事也回轉向西方,這就是回向發願的心。他看一杯水就憶念西方的“八功德水”,這是修“憶佛”的功德,憶念西方依正莊嚴。身雖然活在娑婆世界,心隨時憶念西方的一切。然後他就歡喜、笑眯眯地吃,這是“恒順眾生”,接受丁的好意又佈施歡喜,隨順丁請客的心。這也是實行“地持菩薩戒”第三十八條,沒有違犯“不隨他戒”。
丙的做法,在身口意三方面都是儘量尊重對方、隨順對方,每一句話、每一個動作,都恭敬、供養對方的身心,這就是“順菩提門”,而且又會把握機會修“十大願王”,連吃東西也常拿佛法出來用。這就是請心中的佛常轉說法,符合“請轉說法”的普賢大願。他把菩提心照顧得很牢固,不像一般人一看到食物,佛就丟了,只想到愛吃不愛吃、合意不合意。他能在待人接物當中自然念佛念法,不把佛丟掉,不讓佛滅度,這就是“請佛住世”、“常隨佛學”。他的心念電波都對準菩提門發射,射中佛的頻道。所以說,懂得修行的人,連喝茶、吃花生,心念電波都順菩提門發射到西方,讓人家請吃東西也可以修功德,處處賺“功德法財”。不會修行的人就認為只有在佛堂做功課才是修行,一出了佛堂與人相處,佛法馬上擺到一邊兒去。心念電波都只顧自己,只考慮自己的愛與不愛,這可以說不但賺不到“功德法財”,甚至,隨時損福又“虧本”,虧掉西方的老本。
再舉例說,有的居士一到佛寺就很有禮貌,看到佛、看到法師就頂禮,遇到同參道友就問訊、彎腰鞠躬,可是一回家,先生才問一句話,她就凶巴巴地說:“你不要吵,不要吵啦!我正在做什麼你沒看到嗎?”像這樣,一開口就違逆菩提門,完全都沒有恭敬供養對方。婆婆如果多說她幾句,她就很不耐煩,嫌老人家嘮嘮叨叨,妨礙自己念佛,還向別人埋怨說:“可能是老年變癡呆了,一句話重複那麼多遍。”這就是內心對長輩沒有真正的恭敬,這是很損福、折壽的。小孩兒假使多問她一些問題,她就說:“小孩子不要羅裏羅唆。我很累了。”一旦孩子做錯事,就破口大駡說:“你是白癡、智障啊,頭腦壞掉了。”果然,萬法唯心造,罵久了之後,都照她的心念,如她所罵的實現。
我們一一來檢討,家中的人也是“他人”啊,這種表現是不是完全沒有“恭敬、供養他身心”呢?也正大大違反菩提門。李炳南老師在臨終之前,一直提醒大家一句話:“念佛不改心沒有用!念佛不改心沒有用!”“改心”就是改掉這種違反菩提的心。日常生活對人對事,如果沒有一分恭敬的心,在佛法中是連一分利益都得不到的。一份恭敬,一份利益;十分恭敬,十分利益。
留言列表